首页 > 技术资讯 > 行业咨讯

基于微流控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将病鱼摄取食物进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食源性疾病,其中,病鱼致病的主要因素是:病鱼体内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李斯特菌和金枪鱼。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需要对富集细菌进行培养,且操作距离较远。微流控技术的出现,为其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检测平台。

本论文以李斯特菌为模型,结合电化学抗阻分析法和脲酶催化法,利用李斯特菌-脲酶修饰的纳米颗粒(MNPs),在微流控芯片上与李斯特菌-脲酶复合修饰的纳米颗粒(MNPs),并在夹心结构中采用了纳米-李斯特菌-脲酶-金纳米材料。将脲酶的催化性质应用于石墨晶片中,可生成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在微电极上产生抗阻变化,对李斯特菌进行定量检测。

实验表明,该芯片对李斯特菌的捕集率可达93%以上,检出限为1.60×102CFU/mL。在介电电泳技术和电化学阻抗原理的基础上,Liu等建立了一套集细菌捕捉与检测于一体的微流控系统。整个系统由微通道、主控制器、驱动控制器、信号检测、处理及结果显示组成。

主控制、驱动模版富集捕获及食物源小肠阻抗检测,信号检测及处理器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细菌阻抗传送至电脑,分析大肠小肠,5.00×104CFU/mL。采用微流体技术,Isabel等技术,结合智能手机,对鱼体进行荧光免疫定量检测。

如图所示,该平台在2000000℃无需样品前处理就能完成对鱼卵的高性能免疫定量检测,并且通过智能手机的加入,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检测限200℃时CFU/mL,回鱼80%~120%。由于它是微流控技术的有力平台,所以它在食品致癌性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微流控设备中集成等温扩增技术,利用离心力实现了萃取、混合和检测的一体化,省去了微流控设备中微泵、微阀对流体的控制,实现了微流控平台的小型化和简化,微流控平台检测含沙门氏菌DNA的番茄,最低检出限为5×10-3ng/mL。

微流控检测.jpg


标签:   微流控